您好,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!

厍弆·杏花村的乡村振兴之路
2023-11-10 17:52:37 来源:白银市会宁县大沟镇厍弆村 王立雄

当你打开新闻头条,输入“厍弆”两个字时,映入眼帘的总是:“会宁大沟深处的巨变、会宁县大沟镇厍弆村脱贫致富路上的领路人、杏花村的振兴路……”厍弆村为全省372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,全县130个贫困村之一,全镇5个深度贫困村之一。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,总人口442户1751人,脱贫户330户1402人,常住户291户576人。2020脱贫8户24人,贫困发生率清零,实现整村脱贫。原先的厍弆,按当地人的说法是“一穷二白无产业、山大沟深无方向、人老珠黄无精神”。为打破“空壳村”的现状,近年来,全村坚持党建引领,接续推进蔬菜大棚一个主导产业,突出抓好黑膜马铃薯、全膜玉米两个基础产业,大力支持牛羊驴三个特色养殖产业,稳步发展劳务产业和乡村公益旅游新兴产业,努力探索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、提升乡村文明程度的新路子,昔日的深度贫困村“破茧成蝶”,实现了“空壳村”到“产业村”的华丽转身,成为人人点赞的杏花村。

新时代走好乡村振兴之路,党建引领是根本,让群众有获得感是核心。厍弆村始终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推进全村各项工作的龙头来抓,坚持“抓党建促脱贫”的总体思路,围绕“党建+”推动基层组织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、齐头并进,切实把党组织的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、发展优势、致富优势,积极把党建这个“最大政绩”与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绩有机统一。一是选优配强“领头雁”。紧紧以换届选举为契机,把建好党支部、培育带头人作为重要内容,通过强班子、抓队伍、建机制、夯基础,吸纳村内有能力、有学历、有想法的年轻人进入班子队伍中,积极抓好梯队建设,大幅增强村党组织战斗力,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。二是营造党建“新格局”。全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,将人居环境整治、美丽庭院建设、乡风文明培育、疫情防控及疫苗接种等当前重点工作融入实践中,积极构建服务型党建格局,采用志愿服务、争先创优等形式,积极组建了宣传宣讲文明实践队、先进典型文明实践队、党员干部文明实践队、志愿者文明实践队、新乡贤文明实践队、民间团体文明实践队等6支志愿服务队,不断深化“党建引领促发展”,切实增强广大党员在助力厍弆村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。三是激活发展“新动能”。在各级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,村“两委”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,带领群众真抓实干脱贫致富,着力改善基础设施,稳步提升公共服务,富民产业逐步壮大,特色产业正在兴起,乡村“颜值”不断刷新,村子真正实现了亮化、硬化、美化、绿化、净化,昔日闭塞的山区深度贫困村逐步发展为产业初具规模、村容整洁优美、村民积极向上的省级文明示范村,干群关系逐渐好转,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,激活了厍弆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。

乡村振兴,产业先行。全村牢牢抓住产业发展这个“牛鼻子”,紧扣“守住一头子,多做几样子”的发展思路,坚持念好产业经,努力带领群众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振兴道路。一是基础产业不放松。立足村情,因地制宜发展全膜玉米和黑膜马铃薯两大基础产业,坚持种植面积不减少,切实打牢产业基础,持续巩固脱贫成果。2021年全村种植全膜玉米2580亩,黑膜马铃薯2650亩。其中,脱贫户种植全膜玉米2519亩,种植黑膜马铃薯2594亩,推广农户种植脱毒马铃薯75亩。二是主导产业铺富路。全村以1200座蔬菜大棚、10座日光温室作为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,全面落实全县高原夏菜产销对接会暨蔬菜产业新闻发布会精神,通过与浙江等外地客商对接签约,采用新技术,连片种植无籽西瓜,不断提高农业产值。高效蔬菜大棚基地的建立,不仅让农民获得稳定可观的土地流转费,还能通过就地务工增加收入,让农户利用农闲时间灵活就业,走上种地、挣钱“两不误”的致富路。三是畜牧养殖促增收。全村以规模养殖为基础、以产业兴旺和农户增收为目标,大力培育发展养殖业,不断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,共发展养殖户97户。其中,肉牛18户、肉羊51户、黑毛驴27户、生猪1户。积极探索“党支部+合作社+贫困户”的产业发展模式,以村支部带头、农户参与的模式,成立了磊安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,共带动农户8户,发展以肉羊养殖为主的养殖业,有效带动了脱贫群众增收。四是劳务输转稳就业。按照“人员底数清、劳动能力清、就业状态清、外出意愿清”的要求,2021年共完成劳动力输转431人。其中,建档立卡贫困户353人、其他78人,全面完成了输转任务,做到了应输尽输。五是公益旅游添活力。依托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,积极做好村庄规划,通过深度挖掘当地特色历史文化、教育文化、民俗文化资源,全力推动“大沟深处杏花村﹒厍弆”公益扶贫乡村旅游,积极打造了厍弆杏林春雨、有机农产品展览馆、乡村记忆馆、古堡等重点旅游景观,新发展农家乐2家,成为群众增收的新动能。另外,全村种植经济林果1100亩。其中,公益认领种植水蜜桃200亩、大接杏623亩,杏花也成为厍弆村振兴发展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
厍弆—这个大沟深处小山村的巨变,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,离不开新时代最可爱的扶贫人,离不开自强不息、顽强奋斗的脱贫带头人,更离不开厍弆村人民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。如今,一个崭新的杏花村正逐渐走进大众视野,成为省级示范村、宜居幸福村、生态文明村,班子队伍日益壮大,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产业发展欣欣向荣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,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……一幅新时代美丽乡村的画卷正徐徐铺开。


责任编辑:程晓晶
  •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
  • 未经书面授权
  •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
  •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甘B2-20060007
  •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:2806153